
隨著在世界范圍內的政治、文化、經濟影響力的增長,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角色定位、內涵外延、貿易方式和貿易重點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,中國逐漸成為對外凈投資國和國際消費國,因此有必要重新認識貿易平衡和貿易補償,并加以合理利用。
貿易平衡是指一國在特定年度內外貿進出口總額基本上趨于平衡。世界各國 ( 地區 ) 政府的實踐表明,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并略有結余,有利于國民經濟健康發展。全球貿易存在不平衡現象,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,國與國之間產業分工的結果,這種分工隨著經濟發展還在不停變化。希望獲得投資的國家和地區(即相對不發達或經濟不景氣國家)通過出口賺取外匯,形成進口能力或擴大生產需求,而與之相對的希望對外投資國家(新興凈對外投資或產能過剩國家)的資金、產品、技術、服務才會有更多的買家。貿易補償則是讓貿易平衡實現的一種重要手段,即通過承諾對某個國家或地區購買一定數量的商品,或者進行一定數量的投資,促進該國家的經濟發展。這種未來義務的約定,對于增強國家軟實力,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,具有積極意義。中國的“一帶一路”戰略,從某種意義上就是遵從貿易平衡與貿易補償原則的一種變化形式。
貿易補償中,購買某個國家商品,一方面表現為從該國進口商品,另一方面表現為在該國的消費。旅游業具有就地消費、就地出口的特點,相比電信、核電等行業,不存在威脅國家安全的因素;旅游投資多為民間行為,也不存在國家資本滲透問題。中國國際旅游投資和出境旅游的發展,可以認為是貿易平衡和貿易補償的一種新類型和新形式,可以很好的展示中國軟實力,促進民間多方位交流,減少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,促進中國對外投資的快速發展,引導中國國際消費的有序增長,應當在中國國際化戰略中得到重視。
以美國塞班島旅游發展為例。
塞班島是西太平洋美國北馬里亞納群島邦的首府,因二戰太平洋戰爭中美國和日本在這里發生激戰而知名。塞班氣候宜人、風景秀麗,氣溫常年保持在27℃左右,有世界第二潛水地等旅游資源。塞班經濟曾主要依賴制衣業和旅游業,但隨著WTO貿易配額的取消和日本經濟衰退,制衣業全無,旅游收入下降,塞班經濟遭受到嚴重打擊,公共設施無力維修、經濟一蹶不振。目前,塞班島游客最多為韓國人,其次為中國人,日本列第三,年接待游客總數僅45萬人次左右,不到海南島年接待人數(4790萬人次)的1%。
2014年,塞班島為促進旅游發展,與一家中資背景企業洽談,引進其作為重要的旅游娛樂業開發商。該企業進入后,采取“多元化投資、全球化運作、國際化消費、本土化采購”的思路,形成投資、采購、消費互動互助的一體化模式。該公司通過資本市場,充分調動國際和國內資本,吸引帶動多家中國和國際大型投資企業跟投,形成商業、酒店、娛樂、主題公園等組合業態;聘請國際化團隊,既有國際知名的CEO和管理運營團隊,也有國內和國際頂尖的咨詢顧問和規劃設計團隊,以及全球招聘的工作人員;在開發中國大陸市場的同時,大力加強對日本、韓國和美國本土以及其它國際市場的市場營銷推廣,客源構成多元,消費構成國際;通過外包建筑工程的辦法,將中國國內過剩的建材生產和工程施工能力帶到島上(塞班島缺乏建材和施工隊伍),同時更多中國國內廠商被推薦參與島上其它礎設施和商業項目建設;更多符合本土人工作崗位的提供以及更多本土農產品的采購,受到當地政府和社團的歡迎。
企業通過投資、采購、消費的國際化融合運作,使得項目的發展預期得到保障,預計未來五年游客量將達到二百多萬人次,是目前數量的五倍以上,而島上多達一萬間的新增客房,以及可以提供更多活動的主題娛樂和休閑項目,將使塞班變得更有吸引力。正是如此前景,使得該企業在塞班得到認可,當地政府沒有因為企業來自中國就百般懷疑或糾纏不休,而是給企業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條件,如優先的機場貴賓通道、更好的游艇碼頭、獨享的特許經營行業牌照、規模更大的土地供應等,使得企業穩健持續發展。
中國的投資者,在美國國土上,做國際化的企業,賺世界的錢,促進中國與世界的融合,這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很好示范,也是中國與世界交往中可以參考的路徑。